|
|
|
|
|
|
|
一銀巷 地圖位置
早期這裡有許多從事金紙製作店鋪,不時可以看到巷弄內金箔處處飛,所以又稱為金銀巷因為位於歷史古蹟第一銀行的後方,因此日治時代被命名為一銀巷,現代地理名為武廟路10巷。
據住在一銀巷地方耆老口述,巷子已存在超過150年歷史,至今仍保有近90年前建造的平房古屋。
第一銀行 地圖位置
日據時代:
第一銀行前身為日據時代之「嘉義銀行鹽水出張所」,於民國六年十一月一日設立(西元1917年)(日治大正6年)於現在鹽水鎮中山路十號(地圖位置)將近百年的歷史古蹟建築,年代僅次於大正元年所設立的萬華分行,由日本人建造。
民國十二年八月十二日(日治大正12年)台灣商工銀行合併新高、嘉義兩銀行,鹽水出張所由其接收承繼,更名為「台灣商工銀行鹽水出張所」,後因業務蒸蒸日上,於民國十八年三月一日(日治昭和4年)升格為「鹽水支店」。
台灣光復:(西元1945年,民國35年)
民國三十六年三月一日改組更名為「台灣工商銀行」,鹽水支店亦隨之更名為「台灣工商銀行鹽水分行」。民國三十八年三月一日,再隨總行之更名改稱「台灣第一商業銀行鹽水分行」,舊行舍係出張所時改建之平房。
民國四十一年五月嗣因業務發展需要,承購土地一批,於民國四十四年九月建築為三層樓房,內部羅國式挑高設計,氣派十足,曾是鹽水最著名的當代建築。民國四十一年十月遷入鹽水鎮三福路五十七號現址之新建行舍,繼續營業。民國六十五年一月一日,為配合業務國際化,名稱更易為「第一商業銀行鹽水分行」,並以此名稱沿用至今。
圖片說明:現今第一銀行為民國四十四年建築三層樓房,內部羅國式挑高設計,氣派十足,曾是鹽水最著名的當代建築。原設於大正六年(1917年)的臺中市第一商業銀行鹽水分行「初名嘉義鹽水出張所」(舊址位於中山路十號),在黃朝琴(出身鹽水)擔任一銀董事長期間,即便附近已有了第一銀行新營分行,在鹽水亦成立了分行。
圖片說明:鹽水分駐所至西門路間的武廟路路段,在鹽水港尚未淤積前,從古看西街可以看到鹽水港風光,後來黃朝琴先生(前省議會議長),見到太陽西下時,金色陽光灑滿大地之美景,深受感動,因而提名為「古看西街」(第一銀行靠近一銀巷的下方位置小牌子)。
圖片說明:一銀巷古巷入口即位於第一銀行後方。
黃朝琴背景:
黃朝琴,字蘭亭 ( 1897-1972 ),今臺南市鹽水區人。曾祖父由福建南安渡臺,
自祖父開始經營製糖事業,奠定家族經濟基礎,為臺南地方望族。
黃朝琴祖父黃錦興在臺南經營糖廍,事業發達之後兼營當鋪,乙未割臺時曾一度暫居福建省晉江縣,後又返臺;
之後因臺灣總督府的政策,將原有糖廍關閉換成資本參與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,曾任董事;
黃朝琴之父黃宗海則繼續經營祖業,而他與其父先後逝世後,留下約150多甲的田地與當鋪等產業。
1897年黃朝琴生於富裕之家,稍長進入鹽水港公學校(今鹽水國民小學)就讀,並向父親學習漢文與日文。
1918年,黃朝琴力求精進,赴日留學,於1920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與經濟科。在日留學期間,黃議長響應林獻堂(1881-1956)等人發起之政治運動,參與臺灣青年雜誌社之編輯任務,積極於《臺灣民報》上發表文章,鼓吹白話文與漢字改革,並經常在中國公使館幫忙,倡導民族運動及學習漢文。
1922年,黃朝琴自早稻田大學畢業,隨即返臺舉辦各類演講,培養臺灣民眾之民族思想。
1924年,再赴美伊利諾大學(University of Illinois)研究國際公法,於1926年獲碩士學位,返臺後放棄祖產繼承,前往中國任職於外交部僑務局,發揮專業,頗受當局倚重。
1945年,二次大戰結束後,黃朝琴再度奉派為外交部駐臺特派員並兼任臺北市長。
1953年起又先後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、中央常務委員及臺灣第一商業銀行董事長等職。
1963年,隨臺灣觀光業日漸發達,黃議長辭卸省議會議長職務,全心投入旅館業的經營,在臺北市中山北路興建國賓飯店,並擔任董事長,使其成為臺灣國際型飯店的先驅。
1972年與世長辭。葬於湖內鄉大湖村的黃氏墓園 (孝思園)。
1962年鹽水第7屆第4次鎮民代表大會為紀念黃朝琴將東門路改為朝琴路。
區公所向民政局申請陳俊諺、藍仁宏、蔡承恩與賴憲儀等四名具有園藝專業學識的替代役男,參與「造月工坊」計畫,並以分期分區方式整頓改造基地。在整頓基地後,再利用建物外牆結構,向上延伸出竹造裝置藝術。展覽空間中庭則做綠化設計,及設置紅磚步道,以延伸一銀巷弄的走道風格,作為入口走道意象。
「修德拜亭廣場」遊憩區 地圖位置
修德拜亭遺蹟前身為修德禪寺。
市府推動月津港風華再現計畫,將目前位在鹽水中山路的修德禪寺舊址整修為修德拜亭廣場,提供遊客和社區民眾休憩空間,並串聯月津港親水公園、橋南老街、水岸步道,成為完整遊憩動線。
鹽水子弟、市府都發局長吳欣修說,修德禪寺原名慎和堂,建於西元一九一九年(日治時期),老鹽水人也稱修德禪寺叫「後街堂」,因修德禪寺早年濟助不少孤苦貧病的民眾,在老一輩鹽水人心中很有地位。
修德禪寺遷建於治水路現址後,位在市中心中山路的舊址只剩拜亭,土地閒置多年,都發局推動月津港風華再現計畫,決定整修修德禪寺舊址,營造為社區遊憩景點,寺方也認同構想,無償提供土地。
都發局斥資約二百五十萬元,整修修德禪寺舊址的磚牆、鋪設步道和植栽,並有解說牌和禪寺的老照片圖案,最近才開放修德拜亭廣場,視覺煥然一新。(自由時報)
修德禪寺主供釋迦牟尼佛,原名「慎和堂,原為茅蓬斗室,位於鹽水鎮(今鹽水區)嘉芳里,日治時期明治39年(1906)年遷至現址,至大正8年(1919)由義存法師等七人發心重建,並更名為「修德禪寺」,大正9年(1920)落成,聘請日僧東海宜誠為首任住持,並屬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的佈教所。
修德拜亭廣場
修德拜亭廣場遊憩區
一銀巷「紅磚厝」古厝 地圖位置
一銀巷紅磚厝從全木造至紅磚補強已歷經90年以上歷史,紅磚厝的磚砌屋身有全堵牆都砌以紅磚及半堵牆的紅磚建築;屋架結構大半是木或竹。下半牆牆面砌磚,上半牆則以竹片編織再糊以泥糠,外表再抹一層石灰。紅磚的砌縫並抹以水泥,聽說50年前水泥取得不易,所以較老的半堵牆的紅磚砌縫都先糊一層泥土後,再以少量的水泥抹上。
以前從事理髮的店面古厝
以前從事賣蛇肉的店面古厝